top of page
文章分享: Blog2
搜尋

【玩具趣聞】第一個大同寶寶 - 51大同寶寶



老玩具在台灣社會經濟發展史上曾經佔有了很重要的地位。早期台灣是「玩具王國」,隨著時代變遷,這些老玩具都消失不見了。尪仔標、打陀螺、無敵鐵金剛、布袋戲,這些屬於上個世紀的玩具,總是有著濃厚的記憶。好在, 原來這些老玩具,好好地被收藏在台灣玩具博物館中 ! 台灣玩具博物館目前館藏已經超過12000件玩具,這每一件玩具的背後,都是每一個時代的童年記憶。玩具不只是玩具,我們收藏的更是屬於台灣囝仔在這片土地成長的玩趣記憶。本次就來分享來館十大必看鎮館之寶,穿梭每一個時代的童年玩具記憶,一起分享各個年代的玩具風華。來到台灣玩具博物館,沒有人能夠藏住年齡;只要停在哪一個展櫃前,就知道你是屬於哪個年代的童年記憶。來到台灣玩具博物館,每一個人都是小孩子。

跟故宮一樣,台灣玩具博物館也有十大鎮館之寶。今天就讓館長來介紹台灣玩具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第一個- 51年的大同健兒-大同寶寶。



台灣玩具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第一個 - 51年的大同健兒

在民國58年,這一年是大同公司創立50周年,邁入51年的企業里程碑,大同公司為慶祝這一個嶄新的開始,為台灣囝仔創造了兩個不可替代的童年記憶。

一個是創作了人人朗朗上口的:大同之歌:

大同大同 國貨好 重電產品 真可靠 家電空調 式樣新 視聽電腦 真先進 資訊通信 人人愛 品質優秀 最老牌 大同大同 服務好 大同產品 最可靠

另一個就是推出了企業形象公仔:大同健兒,也就是現在的大同寶寶,就此誕生。

大同寶寶最初設計的版型,是象徵著充滿睿智的閉眼造型,但因當時大同公司內部認為:打開雙眼應該更適合大同公司的企業寶寶形象,於是我們現在國民記憶:睜眼的大同寶寶就正式誕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