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文章分享: Blog2
搜尋

三分鐘當個文化人,輕鬆收穫皮影戲小知識,快跟著江總監玩歷史吧



這兩天有粉絲私訊詢問 關於先前分享的 #現代啟示錄網路版 中提到(還沒看過的聯結點下去) https://youtu.be/v6V7UbUg6eA 李夫人與皮影戲故事到底是甚麼 別急 Angela #江總監 節目中自己挖的坑,這不就自己來填坑了嗎 文化小教室開始囉準備好了嗎

漢武帝癡心追念李夫人,皮影戲就此流傳千年

皮影戲,又稱“影子戲” 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,在單一光源的照射下, 隔一塊布進行唱戲,也是民間廣為流傳的三大偶戲之一 如同在 #現代啟示錄 中聊到的 皮影戲起源的傳說不少 但最廣為流傳的便是漢武帝與李夫人的說法

相傳當時漢武帝非常寵愛的李夫人紅顏薄命 在李夫人生病期間,她堅持不讓漢武帝探視,不肯讓病容曝光

為的就是希望讓漢武帝永遠記得她最傾國傾城的樣貌 後來李夫人病逝,漢武帝自然是萬分思念 於是請來了一位術士來進行招魂之術

術士剪了一個李夫人的肖像並設帳弄影 透過月光,隔著帷幕,顯現出剪紙的影像 術士宣稱是招來了李夫人的亡靈 漢武帝頓時淚如雨下,相思病終於得以解開了 而這便是皮影戲的由來 之後便日漸深入民間成為代表性的偶戲表演

皮影戲演出示意,圖片取自網路

逐漸沒落的皮影戲文化

皮影戲早年在台灣曾經也頗為流行

追溯皮影戲在台灣的歷史

大致在明末清初鄭成功來到台灣時

皮影戲就隨著軍隊從廣東一帶被帶到台灣

已有將近數百年的歷史了。

皮影戲可是比布袋戲還要早傳入台灣(布袋戲大約是清朝時才傳入的)

但是在60年代後,皮影戲逐漸沒落

被當時聲光效果較為刺激的布袋戲所取代

皮影戲中當然也有:生、旦、淨、墨、丑這五種角色,館藏的皮影戲偶頭,這一尊線條流暢乾淨、眉清目秀的自然是「生」,皮偶的眼睛的大小是皮偶的靈魂,通常都會佔臉部比重多一些

這尊應該非常好辨識,當然就是「丑」角,丑有很多種,通常扮演的都是小人物,但卻是整齣戲裏頭最畫龍點睛的腳色,可以看見皮偶上有丑角精髓的三花臉

皮影戲用的是甚麼皮?豬皮能用嗎

製作皮影戲的材料為具透光性的牛皮、羊皮或魚皮 常見的豬皮,則因透光性較差,通常不太會用來製作戲偶 皮影戲偶從皮革製作到戲偶的精雕細琢,製作難度極高

表演技法也極為講究 成品的保存更是一個難題 長時間的日曬會使顏料褪色 溫度的濕熱變化也會造成皮影的變形

尤其以前表演用的當然不是電燈,而是油燈 在我們館藏的皮影戲偶身上,也可以看見當年表演時燈油把戲偶醺黑的痕跡

這都是屬於那一個時代的見證

面容清麗的是"旦",但是冠飾華麗還有類似雉尾的裝飾,可以看出這尊小旦不是青衣(指賢妻良母小家碧玉型腳色)應為武旦



凈角也有被叫做花臉,指臉畫彩圖的花臉角色,看來並不乾淨,故反其意為『凈」,通常多是一些如大將、武和尚、綠林好漢等腳色

不要誤以為這尊皮偶臉被醺黑啦,它是淨角啦


鎖定江總監粉絲團 臉書搜尋:江宜馨Angela,最新歷史文化小故事都會在粉絲團搶先發布唷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ngelaChiangOfficial/

104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